第11638章-《锦绣农女种田忙杨若晴骆风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五两银子啊,放在村里的五六口之家,一年到头吃吃喝喝再添置几套新衣裳,五两银子都够花了。

    何况这老头老太太平日里过日子基本是没有花销的,都是各房供养着,所以手头这些银子都是他们的私房钱,可以自己自由派发。

    这不,刚好赶上大伯杨华安的十周年忌日,老汉手里有钱,说话硬朗,办事有底气。

    当下就不顾杨华忠的反对,从皱巴巴的荷包里拿出一两银子来放到杨华忠的掌心里。

    “我先前就说了,这次操办的钱,不要你们操心。”老杨头再次重申,嗓门比先前还要大,底气十足,“不止是老三老四你们,还有永青你们哥几个都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十周年忌,我和老太婆出钱来办,这也是我们当爹妈的,这一生最后能为老大操办的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爹,您老可别那么说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真的,我都快九十岁的人了,你们娘也快八十,再有下一个十年忌,我们两老的,怕是都不在人世了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回老大的忌日,你们大家伙儿能来凑个热闹,捧个场,就尽量来,钱这块,不要你们掏一个子儿,这也是我和老太婆决定好的,你们听着就成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骆家,后院的饭堂里。

    杨若晴带着娘家爹妈,弟妹何莲儿,以及两个侄子过来吃饭的时候,锅里的菜已经热第二遍了。

    对此,杨华忠和孙氏是非常的惭愧,也非常的感动。

    杨华忠跟骆铁匠那里解释着晚来的缘由,孙氏则跟王翠莲那里诉说着……

    骆铁匠和王翠莲都是通情达理的人,对此当然是一百个理解。

    尤其当听到日期定在五月十七,王翠莲趁着杨若晴来灶房给孩子们拿小竹碗的机会,悄悄跟过来,“晴儿,还有五日,咱要不要给棠伢子那边捎个信?”

    杨若晴明白王翠莲的意思,大妈总是一个礼数周全的人,而且,尊重老杨家那边的事情,也是对自己这个儿媳妇的在乎。

    “大妈,这次我不准备给棠伢子捎信,用不着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